互联网络,第二版

作者:Radia Perlman
出版社:Addison-Wesley
电子邮件:cepubprof@awl.com
价格:59.95美元
ISBN:0-201-63448-1
评论员:何祝
互联网络 由领先的网络专家 Radia Perlman 撰写。她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网络问题,并为相关问题提供参考。她没有简单地呈现从文献和规范中浓缩的文本集合;相反,她以开放的心态,以专家洞察力,仔细安排地记录了许多技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它是当今可用的关于网络的最佳书籍之一。
人们在互联网上冲浪,从中找到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爆炸式来源。互联网的幕后是专门的盒子和协议。这些盒子被称为网桥、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并通过各种通信通道连接,通过这些通道,它们以预定义的语言(称为协议)相互交谈。写一本全面描述该领域的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还没有在该领域看到很多好书。互联网络 在涵盖第 2 层(即网桥运行的数据链路层)和第 3 层(路由器运行的网络层)的问题方面非常出色。它全面介绍了将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技术。本书对所有这些问题都做了很好的介绍。
本书的第一版于 1992 年出版,一直是畅销书,并被誉为该主题的经典之作。从那时起,互联网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传统公司正感受到来自网络领域新创公司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学习网络知识。很高兴看到新版的 互联网络 在此时出版。第二版不仅仅是一个更新,而是对大多数章节进行了全面的重写,只有少数例外章节基本保持不变。新版更加强调网络设计,并涵盖了第一版中未涉及的问题,例如集线器、快速数据包转发、自动配置、多播和协议设计民间传说。
本书全面介绍了通用的网络概念和技术,包括遗留系统(如 X.25)中的过时技术以及最新的进展(如多播路由)。作者有意将各种网络技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放在一起,以帮助人们不仅理解我们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做事,而且理解为什么不以那种方式做事,希望未来的网络设计师能够从这些教训中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错误。给定一个问题,作者不仅列出一个公认的解决方案,而且经常提供几种替代方案。这有助于揭示各种解决方案的差异、优点和缺点。例如,在第 9 章中,作者总结了几乎所有著名的网络层地址结构,无论使用广泛还是很少使用:IP、IPX、IPv6、CLNP、AppleTalk 和 DECnet。
互联网络主要通过桥接和路由来实现。本书讨论了围绕这两种互联方法的问题。它还提到了通过集线器等设备进行的连接,集线器是简单的中继器,广泛用于办公室。本书最好的部分是关于桥接的部分。作者最伟大的贡献之一,生成树算法,是在这个领域做出的。路由很复杂。作者在总结这个问题上也做得非常出色。大多数章节都致力于路由。与其他关于路由技术的书籍相比,这本书涵盖了更广泛的主题,并且有更多的作者评论。此外,Perlman 的书的突出之处在于它在一本书中同时处理了桥接和路由。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很少找到的桥接技术在书中得到了深入描述。
网络术语的混淆在网络行业中经常出现。这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历史上缺乏共识造成的。作者通过使用简单的词语和例子,使复杂的主题变得易于理解。作者告诉我们,“交换机”一词只不过是“快速”网桥或路由器或某种混合体,最好用作移动数据的盒子的通用术语。她还讲述了一些轶事,这使得文本更具娱乐性和信息性。
像许多其他关于网络的书一样,这本书从介绍著名的七层 OSI 参考模型开始。第一章的特点是讨论了网络设计中重要的一些网络属性。
我发现第 2、3 和 4 章是本书最有趣的部分,就像第一版一样。它们是对桥接技术的出色描述。作者详细描述了透明桥接以及她发明的生成树算法。作为一种替代(虽然不太流行)的解决方案,源路由桥在第 4 章中介绍。
第 5 章简要讨论了从原始中继器、网桥和路由器(如集线器)演变而来的设备,以及更快和虚拟 LAN 技术。
第 6 至 15 章是关于网络层(即第 3 层)技术的。这些章节介绍了关于在互联网中移动数据或简单路由的几乎所有主要问题。在这些章节中,读者可以找到关于网络技术的广泛信息,例如网络服务模型(如无连接和面向连接、尽力而为和可靠服务)、地址结构(如 IPv4 和 IPv6)和路由协议数据包格式,以及单播和多播路由协议(如 RIP、BGP、OSPF、ISIS、PNNI、DVMPR、MOSPF 和 PIM-SM)。
第 16 章是作者关于高网络鲁棒性技术的博士论文的摘要。
第 17 章和第 18 章总结了本书。第 17 章比较了网桥和路由器。它进一步澄清了网桥、路由器和交换机术语之间的混淆。第 18 章在第二版中是全新的。作者通过讲述一些民间传说来说明一些好的协议设计理念。我认为这是本书中最有趣的一章。
由互连设备和信息源组成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是 Linux 蓬勃发展所必需的。反过来,Linux 一直为互联技术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虽然在书中找不到一个关于 Linux 的词,但 互联网络 应该使 Linux 社区内外、初学者和专家、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受益,他们对网络盒子内部发生的事情感到好奇,并希望获得扎实的网络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