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从何而来?
1969年9月2日,ARPANET 的第一个节点安装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伦·克莱因罗克的实验室中。一个月后,第二个节点安装在位于加州门洛帕克的 SRI 的道格·恩格尔巴特的实验室中。
截至去年年底,连接到互联网的主机超过 6800 万台,平均每台主机有 4 个用户。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人口。
我真的是指全球各地。
MIDS 的最新分析 (http://www.mids.org/) 基于 Network Wizards 收集的数据,显示互联网主机站点遍布超过 200 个国家或地区,远远超过联合国成员国的数量。
MIDS 一年前指出,虽然互联网仍在增长,但增长率已经开始放缓,在过去的十年里,互联网的规模每年都翻一番或更多。最近的四个数据点(1998年1月、1998年7月、1999年1月、1999年7月)显示,现在的增长率为 1.5。这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2000年1月的 6800 万台预计今年将达到 1 亿台,2001年底达到 1.5 亿台,2002年底达到 2.25 亿台。
如果我们假设平均用户数保持在 4 人,那么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将会有 10 亿人上网。
我认为有几个因素:首先,Hayes 调制解调器的出现。从 1969 年到 1975 年,我们从原始 ARPANET 中使用的半机架发展到声耦合调制解调器的鞋盒大小。随后的尺寸(和成本)降低至关重要。其次,台式电脑的“奇迹”——Apple、LISA 和 IBM PC(然后是 XT 和 AT)。我并不是想在这里详细说明:我知道 Osborne 和 Kaypro 等等。
有了这两项发展,你就可以在家里拥有一台机器,将其插入电话线并与他人通信。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线路有模块化插头;否则,你要么购买一端带有四个圆形针脚,另一端带有 RJ-11 的插头,要么在墙上连接到你的线路,并在末端连接带有 RJ-11 的电缆——这两种行为在 Ma Bell 看来都是“非法的”。
1981 年 10 月,网络上有 213 台主机。1986 年 2 月,有 2308 台主机。从 1986 年到 1997 年,主机的数量每年翻一番(直线的实际斜率为 2.176)。但正如我上面提到的,自 1998 年 1 月以来,增长率有所下降。
我不会担心这个。
每项技术都从实验室走向内部人士的玩具,最终成为一种实用工具。当它首次成为实用工具时,人们蜂拥购买和参与,然后就会出现放缓。
但不要担心。1999 年 7 月,马拉维、基里巴塔、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加入了互联网。在 1999 年 1 月,它们之前是圣多美、萨摩亚和图瓦卢。新增国家如此之少,是因为剩下的未连接国家太少了。
这种渗透和互联的规模非常重要。MIDS 对 1999 年 7 月数据的分析列出了 250 多个地理实体。我没有使用“国家”,因为关岛、南极洲和梵蒂冈(例如)不是国家。但互联网上的地方仍然比联合国成员国更多。
Doc Searls 几个月前指出,大约三分之一的网络服务器由 Linux 驱动。随着互联网的增长,Linux 的使用也会随之增长。Windows(在 UNIX 和 Linux 之后排名第三)不可能在互联网后台超越 Linux,我也认为不可能在公司内部网中超越 Linux。
我会把我的钱押在 Torvalds、Gosling、Ousterhout、Allman、Wall 等人的技术上,押在 Transmeta、VALS、Red Hat、Caldera 等公司的技术上,而不是 Wintel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