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处理器?
Linux 的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运行在几乎任何你能找到的处理器上。大多数竞争的 UNIX 版本都仅限于单一的 CPU 架构。但在服务器领域,处理器的选择正在减少。虽然这可能不会损害 Linux,但肯定没有帮助。这些变化是由英特尔推动的,英特尔希望将服务器市场变成 PC 市场的克隆,成百上千的供应商销售基于英特尔芯片的类似系统。
虽然每年销售的 PC 比服务器多得多,但这两个市场的收入实际上是相似的,因为服务器更昂贵,并且具有更高的利润率。因此,如果英特尔能够抓住其典型的利润份额(也就是说,大部分利润),这将对该公司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到目前为止,这项战略开局良好。1998 年,英特尔发起了一套组合拳,推出了首款专门为服务器设计的至强处理器,并公开了其用于超大型服务器的安腾处理器的设计。除了 Sun 之外,所有主要的服务器供应商都迅速采取了双轨战略,为客户提供基于英特尔的系统或使用内部 RISC 处理器的系统。问题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客户一直在选择基于英特尔的系统,这些系统使用标准的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或 Linux),并提供与来自各种供应商的系统的兼容性。RISC 系统往往更昂贵,并且依赖于专有的 UNIX 操作系统。英特尔现在几乎占据了所有低成本服务器(低于 10,000 美元)的市场,以及超过一半的更昂贵系统的市场。
这种市场转变使得 RISC 供应商的收入减少,无法支持其处理器产品线。在同一时期,高端微处理器设计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大的投资来开发新产品。随着这两种趋势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康柏、惠普和 SGI 减缓了其 RISC 架构(Alpha、PA-RISC 和 MIPS 分别)的步伐,以至于在许多关键应用上的性能已经落后于至强。这种下降导致了 RISC 供应商销售额的螺旋式下降。
因此,惠普和 SGI 已经宣布他们最终将停止其 RISC 产品线,而康柏很可能也会效仿。IBM 继续投资于其 PowerPC 产品线,但该公司的大部分服务器都依赖于英特尔处理器。在最近的 CPU 行业首要盛会微处理器论坛上,IBM 是这四家公司中唯一一家展示未来 RISC 处理器论文的公司。
Sun 通过专注于其 SPARC/Solaris 平台避免了这种下滑的局面,并且该公司从未如此健康。但即使在 10,000 美元以上的服务器市场中占据约 20% 的市场份额,该公司在开发新处理器方面也遇到了问题。它最近推出了 UltraSparc-3 处理器,比计划晚了近两年,并宣布其 UltraSparc-4 和 UltraSparc-5 的计划将延迟 18 到 24 个月。英特尔通过在其 PC 产品线和服务器产品线之间利用相同的处理器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它可以投入比任何其他公司都多的资金来设计其处理器。随着 CPU 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程度的投资对于保持竞争力是必要的。
即使英特尔在处理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也在至强和安腾两种不同的架构之间划分市场。但到目前为止,安腾一直是个失败者。经过多次延迟,这款新处理器最终应该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在系统中。但消息人士表明,其性能令人失望,大多数供应商仍然坚持使用至强。英特尔的新奔腾 IV 技术将于 2001 年初出现在至强产品线中,这将进一步提升该产品线的性能。与此同时,安腾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版本上,该版本不太可能在 2002 年之前出现。在此之前,安腾将是一个小众玩家。
AMD 正在加紧将其 Athlon 处理器推向服务器市场。如果 AMD 成功,此举将迫使英特尔降低至强的价格并提高其性能,就像该公司今年在 PC 市场被迫对 Athlon 做出反应一样。由于 Athlon 和至强都使用相同的 x86 指令集,AMD 的进入将加强该平台,并使其比今天更加成功。
因此,在未来几年内,至强和兼容处理器将为绝大多数服务器提供动力。这种融合对微软有利,微软专注于该平台,并夺走了 Linux 的一个卖点。Linux 必须在功能和性能上与微软正面交锋,才能继续其在服务器市场中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