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2006 年 9 月 11 日的温和建议
2001 年 9 月 11 日上午,世界贸易中心最后倒塌的部分是北塔上的电视天线桅杆。该桅杆包含了纽约所有主要电视台以及许多调频广播电台的发射天线。这座 300 英尺高的桅杆是北塔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目前正在审查的 六个建筑提案中,所有世界贸易中心替代方案的点睛之笔。在任何设计中,拟议的建筑物都没有旧双子塔那么高,但每个设计都用电视发射桅杆弥补了高度上的差异,使设施具有“1500 英尺高的天际线元素”。
我想提出一个替代方案:放弃对电视的支持,转而庆祝互联网,我们新的世界共享资源。
让我们从反对电视的理由开始。
几乎所有丢失的天线都发射模拟信号,纽约地区的电视调谐器在频道 2、4、5、7、9、11、13 等频道上接收到这些信号。但早在 1997 年,FCC 就设定了 2006 年“截止日期”,要求用全新的数字信号替换模拟信号,并使用完全不同的频段。旧的 VHF 和 UHF 频段将被重新分配作其他用途。一年前,世界贸易中心就已经在进行这项工作,纽约的 PBS 附属机构 WNET 在其数字发射设备上花费了超过 1000 万美元(我们相信保险会赔偿其更换费用)。
目前,美国的模拟电视使用了 52 至 800MHz 之间的大部分频谱(2-6 频道为 47-88 MHz;7-13 频道为 174-233MHz;14-66 频道为 470-790MHz),这是一块巨大的频谱房地产。所有这些频率都依赖于视线传播,在较低频率下更容易实现(它们在空气中传播得更好,并且能更好地绕过建筑物和地形折射)。这就是为什么 FCC 允许电台在 2-6 频道上以高达 100kw 的有效辐射功率(天线朝地平线辐射的功率)广播,在 7-13 频道上为 316kw,在 14-66 频道上为 5,000kw(5 兆瓦)。视线问题需要使用周围最高的山脉、建筑物或塔楼。地球上最高的建筑物是电视塔(例如北达科他州 KVLY-TV 的电视塔,高 2,063 英尺),世界上几乎所有伟大的摩天大楼——埃菲尔铁塔、帝国大厦、西尔斯大厦、汉考克大厦——都装饰着无线电和电视桅杆。因此,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巨大的成本,不仅包括物理支撑和发射设备,还包括原始电力。
然而,2,000 英尺高度的地平线只有 66 英里。信号通常比这传播得更远,但很少有电视观众观看超过 120 英里以外的信号。他们有线电视或卫星天线可以做到这一点。
在世界贸易中心建造期间,我一直住在新泽西州。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和一个名叫罗伊·哈维的英国人共用一个院子,他是建筑项目的工头。(一个有趣的家伙,他让我爱上了贝斯啤酒)。我也是一个年轻的无线电极客和兼职广播工程师,浪费了很多时间专注于传输问题。我记得在南塔完工后不久参观了世界贸易中心遗址,以便检查特殊的 UHF 转发器天线,这些天线将 VHF 电台的信号向布朗克斯区转播,双子塔在那里投下了糟糕的“重影”反射。双子塔也向南朝新泽西州投下阴影,这也是普遍同意将所有发射器从帝国大厦(它们之前在那里多年)转移过来的另一个原因。
但并非所有工程师都持有相同的智慧。请注意,FCC 规定纽约(和其他大型都市区)的电台必须根据滑动的权衡比例,在高于平均地形 1,000 英尺以上的高度降低其输出功率:高度越高,功率越小。因此,从世界贸易中心发射通常会给电台带来更远的覆盖范围,但功率会降低。FM 也是如此(频率略高于电视 6 频道),滑动比例从 500 英尺开始。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少数纽约调频广播电台搬到世界贸易中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留在帝国大厦。无论建造什么来取代双子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可能会留在那里。
因此,除了高度略高于帝国大厦的优势外,真的没有太多理由将所有这些电视台搬回新的世界贸易中心。
然后是数字电视的问题。这里的频率甚至高于目前大多数模拟电视。辐射功率要低得多,这很好;但是要接收良好的数字信号,您的接收天线需要清晰地看到发射天线。这排除了很多地方,无论你把信号源做得多高。
蜂窝电话通过在一个给定区域周围分布许多低功率发射器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为什么不为无线高清电视也这样做呢?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为了适应旧的电视传输方法而限制新世界贸易中心的架构呢?
答案是:不要。
下一个问题是:新的世界贸易中心应该支持什么,就像它曾经支持电视一样?
我的答案是:互联网。
互联网在概念上非常符合最初世界贸易中心背后的理念。它是一个市场,在最深刻的意义上:人们和组织聚集在一起会面、分享文化和开展业务的地方。在 9/11 袭击事件发生后,互联网也是一个无限的信息和支持来源——在某些方面比电视或广播更好。得益于互联网,像 Cantor Fitzgerald 这样的公司(在 9/11 事件中损失了近 700 人)得以继续经营。
互联网,像任何好的市场一样,是无人拥有,人人可以使用,人人都可以改进的东西。它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现象。在《创意的未来》(Random House,2001)中,劳伦斯·莱西格称互联网为“创新共享地”。在同一本书中,他指出互联网源于自由协议和自由代码。“自由代码构建了共享地”,他写道(第 56 页)。他引用 Linux、Apache、Bind 和 Sendmail 等项目,“这些项目共同构成了互联网的灵魂”。
连同定义互联网的公共领域协议(完全不受任何许可约束,但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使用,统称为 TCP/IP,包括万维网的核心协议),这些自由代码构建了互联网。这不是一个单一的程序或一个单一的操作系统。互联网的核心是这组在专有模型之外构建的代码。(第 56 页)
互联网的这种模式是文明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并且正在被证明对无数企业——尤其是国际企业——非常有利。唯一对互联网这种模式持异议的行业是娱乐业,特别是以好莱坞为中心的电影和唱片业。
纽约乃至整个文明界,难道不应该做出一个精彩的举动,无视好莱坞,让世界贸易中心成为世界共享资源得以体现和庆祝的地方吗?
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实现?
通过在高带宽无线接入覆盖其公共空间?这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尽管也许可以指定某种简单的付费接入来支付维护服务以及物理空间的成本)。但还有什么呢?公园空间中的露天咖啡馆?当然。还有什么呢?
例如,我想知道,在不需要以垂直形式表达的文化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公共建筑?我们在这里不是在建造大教堂。也不是为了本十年新兴产业的虚荣心而建造的阳具纪念碑(就像过去的摩天大楼是为银行业、保险业、零售业和广播业建造的一样)。相反,我们实际上是在建造一个世界集市。那应该是什么样子,感觉如何?
让我们听取您的建议。这似乎是度过 9 月 11 日的一个建设性方式,不是吗?
Doc Searls 是Linux Journal 的资深编辑。
电子邮件:doc@ss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