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的报道举动成为新闻,然后引发质疑
经济时报,印度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报纸,暗示政府计划推动“全国范围的行动”,以推广 GNU/Linux 作为“首选平台”。但印度的自由/开源软件爱好者对这些承诺持怀疑态度,甚至可以说是彻底怀疑。
10 月 9 日,经济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开放 IT——政府将在 Linux 中重写源代码”,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然后是怀疑。 这篇文章于 10 月 9 日发表,内容是:
印度政府似乎正在效仿中国的操作系统,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开源操作系统 Linux 作为“首选平台”,而不是“专有”解决方案。
这篇专题文章在印度各地多家报纸的头版刊登,但有些人很快就称其为谎言。GNU/Linux 群组充斥着对该报道的评论,大多持批评态度。他们的观点是,这种说法只不过是讨价还价的筹码,目的是从主要的专有软件厂商微软那里获得更好的交易。
文章没有提供太多细节,也没有指明任何官员作为消息来源,只是说印度信息技术部“已经制定了一项战略,旨在将 Linux 和开源软件引入学术机构,特别是在工程学院,通过鼓励使用此类系统的课程作业”。
文章还声称,印度研究机构“将被建议”使用和开发“可重新分发的工具箱,就像中央政府部门和邦政府将被要求使用基于 Linux 的产品一样”。
许多批评的根源在于,来自高层的据称值得称赞的声明是否能够在这个广阔而多样化的国家产生影响。
不久前,西部沿海小邦果阿邦(人口 135 万,面积 3,700 平方公里)正式宣布了一项支持 GNU/Linux 的政策。但在几个月内,该政策背后的政治家——前果阿邦信息技术部长拉马坎特·卡拉普——一怒之下离开了政府。由于一个人的离职,这项政策似乎已化为泡影。
经济时报的文章提出的其他一些观点包括引用一位未具名的“政府高级部门”官员的话:
作为第一步,我们正在说服所有政府机构开设关于 Linux 和 Linux 环境编程的课程。我们还将在学术机构中建立 Linux 资源中心(由政府和行业共同资助)。
文章还指出,软件超级大国印度本身也发现国内软件价格昂贵。一旦 IPR(知识产权)得到认真执行,这种成本可能会真正受到冲击,因为目前很多专有软件都是非法复制的。
文章反复引用中国的政策例子,指出微软承诺在三年内向中国投资 7.5 亿美元,以支持一所软件学院,而在印度只投资了十分之一。 经济时报认为,微软这样做“在许多观察家和报道看来,是为了软化中国政府的立场”。
与大多数其他市场一样,微软在印度也占据着总体主导地位。但新兴的报道表明,该公司担心印度软件技术人员对 GNU/Linux 日益增长的兴趣,而印度软件技术人员被认为是全球一股强大的力量。
最近,包括邻国巴基斯坦在内的一些其他国家也暗示,他们也可能将 GNU/Linux 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一些人认为,支持 GNU/Linux 的声明是一种让专有软件公司,特别是微软,降低在这些低收入国家被视为不现实的价格的方式,而这些价格反过来又助长了专有软件公司所称的“盗版”。
很快,经济时报的文章就在互联网上的数十个邮件列表中传播开来。除了许多 LUG 列表外,它还在 Solaris 等网络上出现,Solaris 是一个独立的 IT 和发展问题论坛。
一些发帖者对这一举动表示欢迎。孟买市 Shah Micro Systems 公司的 GNU/Linux 爱好者 Dinesh Shah 评论道:“Linux 的 (总拥有成本) 比微软低一半以上。这对像印度这样的‘贫穷’、‘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有意义的!”
但语气很快发生了变化。其他人,如 Sridhar N,想知道 GNU/Linux 有多少次登上该国主要商业报纸的头版头条。
在被认为是印度软件硅谷的班加罗尔,技术人员和 GNU/Linux 爱好者更加持批评态度。早期的 GNU/Linux 布道者 Atul Chitnis 写道:“尽管我很想为此欢呼,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得出结论,这可能是对昨天比尔·盖茨将于 11 月访问印度的声明的回应。”
Chitnis 辩称,他并不是说“印度政府的努力不是真实的或好消息”。他承认,事实上,“正在进行巨大的努力”以使用开放标准和开放技术。但“只是‘新闻报道’的时机有点可疑”。他补充说:
DIT——或信息技术部(现在称为通信和信息技术部)——可能正在与 IBM 和 HCL 等公司“洽谈”,但这算是“新闻”吗? 这听起来更像是一种商业“助推剂”,因为该条目中实际上没有任何“新闻”。
如果政府真的要全力以赴,它应该与那些已经在疯狂使用开源技术的公民交谈。
坦率地说,这似乎是为了给盖茨施加更大的压力,让他比前两次访问印度时更“慷慨”,仅此而已。
孟买的 Jayathirth 同意 Chitnis 的观点。他写道:
(印度)政府部门的 IT 部门首先就非常混乱,至少在(印度西部邦)马哈拉施特拉邦是这样。我看到 Linux 或开源软件的唯一地方是 TIFR(塔塔基础研究所)和 BARC(巴哈原子研究中心)。BARC [作为一个原子研究中心] 受到的监管非常严格,以至于人们无法公开声明它。TIFR 仍然不错。
来自东部大都市加尔各答(现为加尔卡塔)的 P K Sharma 写道:
(我们需要)解读新闻,并将精华从糟粕中分离出来。我们都成了新闻的被动接受者,仿佛“新闻”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如果这是一种向比尔·盖茨施加更大压力的方式),那么向那些公然以操作系统、软件、.NET....为手段追求世界统治地位的人乞求恩惠是多么可憎的方式啊。“
班加罗尔 Saske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的 Pallav Nawani 列举了其他声明来支持他的观点。他指出,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印度总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对关于自由/开源软件的问题基本上不置可否。“他只是说我们肯定在考虑这个问题,或者类似的话,并且他明确表示,不会推动推广开源软件(以牺牲闭源软件为代价),”Nawani 说。
Tanveer 提出了腐败和贿赂的想法。他特别指出卡纳塔克邦。该邦的 IT 部门公开支持开源,即使“所有[的]警察局都配备了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Tanveer 指责道,“闭源公司可以私下给他们好处。开源是免费的,所以官员们没有[受贿]的机会……重要的是,由于这项声明,他们现在将获得更多回扣……他们的智商真是令人称赞!”
许多人声称,这种腐败是第三世界国家政府业务的例行公事。因此,这些因素可能在阻碍自由/开源软件在第三世界更快地被接受方面发挥作用。
然而,即使来自高层的备受吹捧且经常承诺的推动被视为更多是说说而已,但在印度的许多不同领域,推动 GNU/Linux 的举措正在进行中。 该网站提供了印度通信和信息技术部、印度电子研究与发展中心 (ER&DCI) 以及班加罗尔印度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活动的详细信息。
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始人理查德·斯托曼也对访问全球第二大国家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印度十亿多的人口和软件人才可能会塑造未来几年的计算机世界。
随着网络连接在印度各地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印度人正在为全球 GNU/Linux 编程人才库做出贡献。印度自由软件基金会最近根据印度公司法第 25 条注册为非营利性公司。寻找基于 GNU/Linux 计算的印度语言解决方案的尝试也在加紧进行。
Fred Noronha 是一位居住在印度果阿的自由撰稿记者。
电子邮件: fred@bytesforall.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