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F - Linux 与 SCO 的对决——早有定论
当颠覆性技术出现在现有市场时,老牌厂商起初会像鸵鸟一样,费尽心思地忽视它。颠覆性技术通常起初显得性能不足,或者像是为了寻找问题而生的答案,这使得人们很容易轻视和低估这个闯入者。然而,一旦颠覆性技术获得发展势头并开始侵入既有领域,当权者就会意识到这个事实,并做出两种回应之一——要么拥抱颠覆者,要么试图压制它。
Linux 堪称颠覆性技术的典范。Linux 最初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的玩意和一个研究生项目。即使它通过互联网走向世界之后,在功能、文档、支持以及利用其运行的硬件平台的能力方面,仍然落后于 UNIX 系统。Linux 的颠覆性在于它切实可行,这一点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开源开发模式,像谚语中的乌龟一样,虽然步履缓慢但稳扎稳打,不断推进 GNU/Linux 操作系统和工具的发展,最终赶上甚至超越了惊慌失措的专有“兔子”。开源社区的合作精神,以及 GPL、LGPL、BSD 许可、NPL/MPL 等许可提供的保障,有助于防止专有 UNIX 中常见的碎片化,并为开源流程提供法律基础。
拥抱 Linux 的势力和试图压制 Linux 的势力之间的鸿沟既宽又深。IBM、HP 和 Oracle 等长期领导者具有远见卓识,尽管或正是因为他们对包括专有 UNIX 在内的专有软件的投资,仍然基于 Linux 平台构建了新的业务。当然,站在对立阵营最前沿的是微软,这个 UNIX 的长期敌人,也是 Linux 的天生宿敌,原因既在于 Linux 的开放血统,也在于开源模式。
可怜的、误入歧途的 SCO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徘徊。SCO 集团由 Linux 发行商 Caldera 重生而来,并重新启用 SCO 的名称,现在感到被其 UNIX 许可用户的 Linux 迁移所抛弃。SCO 对 IBM 提起诉讼,并试图向 Linux 用户勒索钱财,正试图将 Caldera 早期对 Linux 的热情拥抱转变为压制性的钳制。
技术落后的公司有一个悠久而可悲的传统,即在法庭上寻求他们在公开市场上无法实现的目标。以法律补救措施代替成功的商业策略总是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SCO 试图从 IBM AIX 版权费中挽回损失的业务,只会导致 IBM 和其他许可用户进一步缩减他们本已下滑的专有 UNIX 出货量。试图向企业 Linux 用户和嵌入式 Linux 部署者收取许可费,可能会在短期内延缓 Linux 的部署,从而阻碍 SCO 产生许可收入的尝试。
自欺欺人是应对颠覆性技术的典型反应。SCO 声称的企业用途 Linux 许可费为 699 美元,嵌入式部署许可费为 32 美元,这代表了一种与两个市场的定价和实践都脱节的幻想世界观。在企业方面,这笔可观的金额是微软同类应用 Windows 产品要求的两倍。对于嵌入式系统,SCO 的账单至少超过典型小批量版税的三倍,对于消费电子应用中的大批量出货,则高出几个数量级。对于企业而言,SCO 的费用很快就会耗尽可用的 IT 预算;对于嵌入式系统而言,它将压垮关键的 50-200 美元价格范围内设备本已微薄的利润。
这些法律上的阴谋诡计都不会提高 SCO UNIX 的地位,也不会为 Darl McBride 带来任何新的基于 Linux 的收入。在 SCO 想象的世界中,即使它在 IBM 诉讼或 Linux 许可活动中胜诉,SCO 仍然会失败——SCO 难道认为它可以捕获、伤害甚至杀死 Linux 作为一个商业平台吗?这绝不可能发生。McBride 书房里的一只填充企鹅不会下更多的金蛋。愤怒的企业和嵌入式 Linux 用户不会转而许可 SCO UNIX——即使在高端系统中,它也没有任何优于 Linux 的技术优势,并且完全不适合嵌入式应用。严肃的开发者和用户会希望 SCO UNIX 和 SCO 许可的 Linux 都遭受瘟疫。铁杆用户会坚持使用 Linux,并帮助创建一个清除任何 SCO 碎片污染的版本。较差的用户可能会迁移到 BSD,甚至最终落入微软的魔爪。这些情景都不会对 SCO 有任何帮助,因此 SCO 基于许可收入的幻想最终会变成一场噩梦,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噩梦就是 SCO 自己。
McBride 和他的公司需要意识到,从长远来看,SCO 的主张将确保所有 SCO 代码,无论是(暂时)存在于 Linux 中还是 SCO UNIX 中,都将变得不可触碰和不可销售,以任何形式都是如此。
所以,McBride、Boies 等人——继续攻击 Linux 和开源吧。预备。瞄准。射击自己的脚。然后,请蹒跚走开。我们有些人还在努力做生意。
James Ready 是 MontaVista Software, Inc. 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拥有超过 25 年的技术和创业经验。作为 Ready Systems 的联合创始人,他率先开发了第一个商业上可行的实时操作系统 (RTOS) 产品——VRTX 实时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