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纳斯跳槽是否为时过早?
林纳斯最棒的优点之一就是他从不隐瞒自己的想法:他会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关心的事,而不会过分担心别人的看法。当他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他已从KDE切换到GNOME时,其他人很快就对此发表了大量看法。但我不想再重复那些关于今天哪个更好的争论:相反,我想探讨一种可能性,即林纳斯决定跳到GNOME的时间点,恰好是KDE可能很快在重要方面超越它的时刻。
当围绕林纳斯的评论以及GNOME和KDE的相对优点的激烈争论甚嚣尘上时,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与此同时,在幕后,一些非常重要的发展正在发生,这些发展可能会改变自由桌面领域的竞争态势。
首先是诺基亚决定在LGPL下发布 Qt。正如我在其他地方写到的那样,这代表了Qt的创建者们一次非凡旅程的最新阶段,从专有软件到非GPL开源,然后到GPL,现在到LGPL。此举的重要性不在于PC,而在于其他外形尺寸,例如手机。正如Mark Shuttleworth在诺基亚宣布此举的新闻稿中引述的那样
Ubuntu项目的创始人Mark Shuttleworth说:“Qt在Kubuntu和KDE应用程序中被广泛使用,Canonical很高兴看到其许可模式取得这一突破。Qt的新许可条款将帮助我们向用户交付更多‘令人向往’的应用程序。诺基亚对跨平台Qt库和Linux平台的持续投资是自由软件桌面和移动设备堆栈创新的主要驱动力。”
已经有迹象表明Ubuntu移动互联网设备(MID)版本正在从GNOME转向KDE。
考虑到Ubuntu MID版本正在重新定位以服务于新兴的上网本领域,这一举动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很可能通过上网本而不是台式机,普通用户将被引入GNU/Linux——与其说是作为Windows的替代品,不如说是与这种新型机器并存。
这是PriceGrabber.com最近进行的一项市场调查(pdf)中出现的有趣事实之一。
每10个在线用户中就有1个拥有上网本,75%拥有笔记本电脑,83%拥有台式机(见表4)。在表示拥有上网本的消费者中,91%也拥有笔记本电脑,87%也拥有台式机。大多数上网本用户拥有所有三种外形尺寸,很可能是因为每种尺寸都有其独特的用途。
上网本声称与市场上其他移动互联网设备不同,而不是更好。它可能不影响价格和便携性,但确实会影响处理速度、舒适度和电池寿命。由于处理器速度较慢且电池续航时间为两个半小时,它无法运行复杂的本地计算应用程序,通常也不能作为日常生产力的实用设备。
另一个发展与其说是最近发生的,不如说是一个持续进行的项目:KDE应用程序向Windows的本地移植。乍一看,允许Windows用户使用KDE程序似乎有悖于自由软件的利益。但我一直认为,将人们从Windows转换为GNU/Linux的最佳方法是首先将他们转换为跨平台应用程序,如Firefox、OpenOffice.org和Thunderbird。一旦他们熟悉了这些,将他们切换到在GNU/Linux上运行的相同应用程序应该会容易得多。换句话说,这会将迁移分解为更小、更轻松的步骤。
在这种背景下看,KDE应用程序在Windows上的出现可能对GNU/Linux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因为这通过在两个平台上提供更广泛的集成应用程序,使这个想法更进一步。这将使在Windows和GNU/Linux版本之间切换比使用单独开发的程序更容易。对于KDE来说,这将是一个更大的胜利,因为Windows用户一旦使用GNU/Linux,就不太可能在没有任何明确需求的情况下转向GNOME。
这两个发展让我感兴趣的是,它们本质上与围绕林纳斯评论的所有争论正交。它们是关于未来,而不是现在。而且无论如何,正如林纳斯在过去所表明的那样,他并没有忠于任何一个桌面平台:一旦出现更好的东西,他很可能毫不犹豫地再次迁移。最好将他最近的行动视为暂时的,并且很可能在KDE为他提供改变主意的理由后立即改变。考虑到围绕主要KDE代码发生的创新工作,也许不久之后他就会再次跳回去——并引发另一场论战,可悲的是,这场论战产生的热量多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