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源实验:事与愿违
最近,德国外交部宣布 (翻译的新闻报道),他们正在从 Linux 迁移回 Windows 作为其桌面解决方案。我们之前曾多次报道过政府层面国家采用 Linux 的概念几次 之前,但这是政府朝另一个方向倒退的首批案例之一。社区现在可以采取的最重要行动是询问“为什么?”
德国外交部最初于 2001 年迁移到 Linux 作为服务器平台。然后在 2005 年开始在桌面上使用 Linux 和开源软件,所有笔记本电脑都迁移到了 Debian 系统。更令人沮丧的是,2007年 和 2009年发布的报告(均为德语文件)表明,尽管存在一些小问题,但 FOSS 的采用是成功的。
更糟糕的是,向 Windows XP(随后是 Windows 7)的过渡包括放弃 OpenOffice、Firefox 和 Thunderbird,转而支持 MS Office 和 Outlook。 哎。
这可能是开始提出一些难题的时候了。当德国外交部首次迁移时,这对 FOSS 和 Linux 桌面来说是一场声望的胜利,现在获得关于哪里出错的直接答案至关重要。
实际上获得答案并不容易,因为这些决定不是在技术论坛上做出的,而是在阴暗的政治世界中做出的。 对于像我这样的英语使用者来说,现有文档是德语的事实构成了进一步的障碍。 从我通过谷歌翻译工具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已声明的问题分为三类:硬件支持、互操作性和培训及用户采用。
硬件支持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认为对这种情况的唯一合理分析必须是务实的。 在办公室中,一定比例的硬件插入后就无法工作。 较小比例的总数将永远无法工作。 报告列出了扫描仪和打印机作为示例。
一些 Linux 倡导者会很快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供应商。 然而,由于供应商在二进制驱动程序问题上面临敌意,情况变得更糟。 让我们将问题简化为本质:专家干预、丢弃不支持的硬件、解决问题时的延迟以及凑合使用受限的功能都增加了运行 Linux 的成本。 这是一个事实,无论谁对此负责。 这些问题需要被识别、解决和缓解。
互操作性触及了我之前提到过的一个问题:很难在孤立的情况下迁移远离专有软件。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开始迁移其他部门。 此外,2009 年的报告称,运行旧版本的 OpenOffice 加剧了这个问题。
重新培训员工使用不熟悉的软件始终是一个问题。 完全避免这种情况很困难,但有时您必须花钱才能省钱。 显然,员工本身有时不愿意切换到开源软件。 也许在开始时可以做更多的工作来向他们宣传开源软件的好处。
不幸的是,我能够找到和翻译的所有报告都缺乏证明 Linux 失败的精确细节或硬性数据。 各个网站上的论坛和讨论帖子都充斥着暗示微软可能已介入并提供巨额经济激励以进行切换的评论。 然而,没有关于工人本身现在被迁移回 Windows 和其他专有软件而产生强烈反对的报告,我们需要问一些关于为什么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