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DNA 使用 Intel C/C++ 编译器增强 Linux
来自 LinuxDNA 项目的激动人心的消息,该项目本月早些时候成功地使用 Intel C/C++ 编译器 (ICC) 编译了一个最新的 Linux 内核。
这不仅仅是一个没有错误的编译,而是一个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完全启动、兼容的 Linux 内核,它可以启动到一个完整的 Linux 系统。 完整的系统基于 Gentoo Linux,并使用内核版本 2.6.22。
该项目的目标是能够维护一个与 Intel 编译器兼容的内核源代码,与当前的内核并行。 在迁移到 2.6.23 及更高版本之前,一些剩余的问题正在调查中。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 gcc 以外的东西编译内核?
答案是:性能。
早期使用 ICC 编译 Linux 内核的工作发现,ICC 提供了高达 40% 的性能提升。 Ingo A. Kubblin,一位在 2004 年参与原始 ICC 移植项目的德国开发人员,给出了以下引言
这项早期工作基于 ICC 的版本 8; 目前的工作正在使用 10.1 和 11 版本。
Intel 编译器通常会产生更快的代码,这归功于两个主要的优化:IPO(过程间优化)和 PGO(配置文件引导优化)。 IPO 是一种基于启发式的优化机制,而 PGO 使用几个代码阶段,首先构建带有特殊修改的代码来分析代码的使用情况,然后根据该使用情况重新编译代码以获得更好的执行效果。 由于 PGO 基于使用模式,因此它可以为特定目的定制设计优化的内核:HPC、DCC、游戏、服务器等。 虽然 PGO 也可用于 gcc,但通常认为 ICC 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LinuxDNA 的贡献者包括
- 陆毅成:一位中国内核黑客,负责使代码完全运行。
- Feilong H:一位 Intel 员工,为所需的补丁程序奠定了基础。
- 一位 Broadcom 的未具名的内核黑客,他贡献了建议和技术援助。
- Claude Tyler McAdams:黑客和发言人。
目前,封闭源代码驱动程序无法直接安装,但开发人员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很容易修复。
LinuxDNA 是一个开源项目,旨在为高性能 Intel Linux 编译器提供兼容的最新内核源代码。
您是否希望在突发新闻中看到某个故事? 通过 电子邮件 提交您的提示
或者通过 IRC 在 freenode 上的 #linuxjournal 中联系新闻编辑 Justin R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