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现实 — 审视盖茨和奥兹的最新备忘录
在比尔·盖茨宣布一项宏伟战略之后,微软和市场都发生了重大事件。十年前的珍珠港纪念日,比尔主席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挑战他的公司和竞争对手利用“互联网浪潮”,而这正是之前五月份一份同样著名的备忘录的主题。
现在,比尔又发布了一份肯定会出名的备忘录,以及微软新任首席技术官雷·奥兹的一份备忘录。
(两者均由 Dave Winer 好心转载,未经编辑注释,来源。)
第一次,头条新闻以纯粹的竞争角度解读了微软的挑战。当时对微软的巨大“威胁”是网景及其浏览器。这一次,很明显互联网就是环境,而在这个环境中重要的是服务。以下是比尔的观点:
我们必须反思我们正在为谁构建什么,在互联网服务模式下如何最好地交付新功能,在这种新背景下什么样的平台可以使合作伙伴建立伟大的盈利业务,以及如何重塑我们的应用程序以创造对用户和企业都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服务支持体验。
斜体是我的。“互联网服务模式”这个短语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早在 2001 年 2 月就第一次从克雷格·伯顿那里听到过
我开发了一个从“互联网服务”角度衡量计算行业进步的模型。这种角度就是互联网服务模型(ISM)。该模型不仅限于“服务技术”对话,还包括讨论该模型的词汇表……
在深入探讨互联网操作系统的愿景之前,有必要了解基础设施业务的“本质”。基础设施业务是一个谜。这是因为它围绕一个有趣的悖论而构建。我称之为“基础设施悖论”。
基础设施供应商有两个主要目标
- 创造股东价值。
- 促进基础设施普及。
这些主要目标彼此直接对立。创造股东价值的极端情况会牺牲基础设施的普及性。促进基础设施普及的极端情况会牺牲股东价值。如果不至于过于“禅宗”,成功的诀窍在于不断平衡这两个主要目标。
完全有可能同时创造股东价值并促进基础设施普及。(稍后会详细介绍。)在目前的状态下,行业与这些目标失去了平衡。这是因为平衡这些目标的关键是创新。目前存在一个重大的基础设施增长障碍,使整个行业失去平衡,或者处于黑暗之中;一种“网络黑色电影”的状态。
考虑到它是在近五年前写的,他的“网络黑色电影”文章也非常有趣。
现在应该清楚的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克雷格称之为互联网操作系统——是 NEA:没有人拥有,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任何人都可以改进的东西。它的端到端架构是克雷格比作空心球体的架构:一个围绕末端世界的三维零点。
但这并不能阻止微软或任何人想要拥有它。然而,这确实阻止了他们真正拥有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本身,因为它太深奥,也太自由(既指啤酒,也指言论自由)。克雷格对互联网服务模型的概述在一个分层图中展示了竞争领域,该图区分了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服务。
资金将在后者中赚取,远多于前者。
问题变成了,“筒仓在哪里?”
既然现在一切都由每个人构建,并且对任何一个供应商作为唯一技术来源的依赖越来越少,那么为那些正在失去居住意愿的人们和公司构建筒仓将变得越来越难。
这就是为什么我将整件事视为微软对现实的调整,而不是微软要求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