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y Core:超轻量 DIY 发行版
在评测轻量级发行版时,“瑞士军刀”这个词语有时会被用来表示它虽然体积小巧,但功能丰富。然而,Tiny Core 的 ISO 镜像只有 11MB,更像是一个空白的发行版,因为它从 CD-ROM 或 USB 启动时,只会向用户呈现一个简单的桌面,仅包含任务启动器和软件包管理器。它包含一些不错的想法,并且已经完全可用,但我认为它还需要一些改进才能变得出色。
Tiny Core 可以像传统的发行版一样安装到硬盘上,但这个过程相对复杂,而且不是主要重点。相反,典型的 Tiny Core 安装应该是可移植的,并从诸如记忆棒之类的设备启动。最终结果是一个类似信息亭的环境。
当启动基本安装 ISO 时,一旦您克服了它的加载速度之快,下一个惊喜就是桌面的稀疏性。在屏幕底部有一个缩放应用程序栏,其中有四个图标,分别对应于软件包管理器(称为 App Browser)、命令行终端、自定义实用程序脚本的 GUI 链接以及用于关闭系统的电源按钮。
启动 App Browser 后,人们不禁会对存储库中数以千计的软件包印象深刻。这些软件包使用自定义格式,范围从诸如 Firefox 和 OpenOffice 之类的大型应用程序到诸如 GParted 驱动器分区工具和 ALSA Linux 声音系统之类的工具和系统组件。默认情况下,您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持久的,因为一切都从 RAM 磁盘运行。
App Browser 运行良好,软件包列表令人印象深刻。
由于缺乏想象力,我尝试安装了 Firefox 3。App Browser 开始工作,获取并安装 Firefox 软件包及其所有依赖项,大约两分钟后,Firefox 图标出现在应用程序启动器栏上。Firefox 加载速度非常快,并且运行正常。我印象深刻。该系统还附带了一些 GUI 工具,用于启动配置脚本,以自定义诸如语言设置和 X 显示模式之类的设置。
在对 ISO 进行初步实验之后,大多数人想要对 Tiny Core 做的第一件事是将其安装到 USB 记忆棒并开始自定义它。不幸的是,这就是该发行版的相对弱点开始显现的地方。该系统的大部分内容都非常直观,但实际的安装和配置缺乏打磨,并且需要大幅改变方法,因为它意味着离开 GUI 工具并同时使用命令行和网站上相当零散的文档。
该发行版有多种模式来管理已安装应用程序的持久性以及用户文件区域和主目录有多少系统是从 RAM 磁盘运行的。例如,某些安装场景可能需要一种设置,其中应用程序在每次重启后都保持不变,但 /home 目录永远不会提交到磁盘。但是,您实际上如何在这些模式之间进行选择却隐藏在有些脱节的文档中,这些文档分布在主网站、论坛、FAQ 和 wiki 上链接的指南之间。wiki 得到了广泛的填充,但像大多数 wiki 一样,要充分利用它,您必须知道自己要搜索什么。这很遗憾,因为该网站的首页链接到一些有用的分步指南,这些指南旨在帮助 Tiny Core 新手,甚至花时间解释如何将 ISO 刻录到 CD-ROM。最终结果是,使用该发行版最复杂的部分是文档最不完善的部分。
结论
大多数尝试 Tiny Core 的人都会看到打造轻量级信息亭式安装的潜力,同时惊叹于 Linux 的高效和灵活性。不幸的是,要充分发挥其潜力,在我看来,它需要更全面的文档,并且 GUI 设置工具需要扩展以处理安装和操作模式的选择。如果开发人员能够做到这一点,Tiny Core 将对非 Linux 专家也具有可访问性。就目前而言,组装完整系统所需的专业知识水平意味着有些人可能会决定自定义更传统的发行版,而不是使用 Tiny Core。
Tiny Core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