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博通的发布可能比仅仅是代码更有意义
发布于 2010年9月17日
9月9日,博通发布了一些无线以太网芯片组的代码的消息轰动了Linux社区。博通用户以及发行版开发人员都有理由庆祝。
过去,博通用户不得不求助于NDISwrapper或依赖于有限的反向工程驱动程序。两者都不是最佳选择。博通发布代码最终应该意味着使用博通芯片组的系统用户将获得更好的Wi-Fi体验。但是对于那些喜欢解读字里行间信息的人来说,此举可能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对于这一令人惊讶的举动背后的“更深层”意义,有两种思路。有些人说Linux安装/计算机仍然只占总计算机使用量的1%。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个数字更高。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认为这个数字可能约为10%,而另一位估计约为14%。因此,有些人将博通的举动视为更高数字是准确数字的证明。他们的想法是,博通不会担心仅仅1%的市场份额,而会关注两位数的市场份额。
第二种理论本质上相似,即此举是由于大型工业和商业Wi-Fi热点网络数量的增长。由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许多都依赖Linux。同样,他们的想法是,这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博通不想将其输给具有更好原生Linux支持的竞争对手,例如英特尔。
无论是来自用户的压力、销售额的损失,还是仅仅是态度的转变,对Linux来说都是好消息,而这才是最重要的。大多数Linux用户可能并不关心原因,他们只是很高兴它发生了 - 即使它仍然使许多使用旧芯片的用户仍然需要依赖b43或NDISwrap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