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ox 的故事:从弱者到超级英雄
Firefox 花费了多年才获得一夜成名的成功。谁能想到,早在 1998 年 3 月,当苦苦挣扎的 Netscape 发布其 Communicator Suite 的源代码时,Firefox 会成为 Linux 平台上最受欢迎的浏览器,并且是对 Windows 上微软 Internet Explorer (IE) 的强大挑战者。
在过去十年中,Netscape 逐渐演变成 Mozilla 浏览器,后者又催生了 Firefox。今天,Firefox 拥有约 20% 的全球市场份额(在某些地方甚至更高)。Firefox 是如何从 Netscape 的灰烬中崛起,从弱者变成英雄的呢?
Firefox 的故事也是开源走向成熟的故事,是微软未能满足 IE 用户需求所带来的机遇的故事,是互联网用户渴望新事物以及令人震惊的前沿创新的故事。
Firefox 时间线
1998 年 1 月 23 日——Netscape 宣布发布 Netscape Navigator 5.0 的源代码。
1998 年 2 月 23 日——Netscape 宣布 mozilla.org 项目。
1998 年 3 月 31 日——第一个 Mozilla 代码(用于 Netscape Communicator 5.0)根据官方开源许可证条款公开提供,并且该项目的管理机构 Mozilla Organization 开始其公共工作。
1999 年 3 月 18 日——美国在线收购 Netscape。
2002 年 6 月 5 日——Mozilla 1.0 套件,专有 Netscape Communicator 的开源后代,发布。
2002 年 9 月 23 日——Phoenix 0.1 (Pescadero) 发布,这是独立浏览器的第一个官方版本,后来更名为 Firefox。
2003 年 4 月 2 日——Mozilla 宣布打算开发后来的 Firefox(当时代号为 Firebird),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而不是集成套件的一部分。
2003 年 6 月 30 日——Mozilla 1.4 发布,带有弹出窗口阻止功能。
2003 年 7 月——非营利组织 Mozilla 基金会从 AOL 分拆出来。
2003 年 8 月和 11 月——Mozilla 首次赢得 Linux Journal 编辑选择奖最佳 Web 浏览器和读者选择奖最受欢迎浏览器。
2004 年 2 月 8 日——新版本 Firefox 0.8 (Royal Oak) 放弃了旧名称 Mozilla Firebird。
2004 年 6 月 17 日——Mozilla 1.7 发布,具有速度改进和更好的标准支持。
2004 年 11 月 9 日——Firefox 1.0 发布。
2004 年 12 月——Mozilla 基金会在 纽约时报 上刊登了 Firefox 的整版广告,资金来自 10,000 多名用户。
2005 年 10 月 19 日——Firefox 下载量达到 1 亿里程碑。
2005 年 11 月 29 日——Firefox 1.5 发布。
2005 年 8 月和 11 月——Mozilla 第二次赢得 Linux Journal 编辑选择奖最佳 Web 浏览器和读者选择奖最受欢迎浏览器。
2006 年 10 月 24 日——Firefox 2.0 发布。
2007 年 11 月 19 日——Firefox 3.0 beta1 发布。
2008 年 3 月 31 日——Mozilla 项目庆祝成立 10 周年。
2008 年 6 月 17 日——Firefox 3.0 发布(在撰写本文时预计),下载日旨在创造 24 小时内下载软件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您肯定还记得 1990 年代中期到后期的浏览器大战——Netscape 在其中惨败。尽管我们很幸运 Netscape 足够重视维护 Linux 版本,但我们使用 Communicator 是出于必要,而不是热情。
当时我们几乎不知道,变革的种子(以及 Firefox 浏览器的开端)将在 1998 年 1 月 23 日播下,当时 Netscape 宣布发布 Netscape Navigator 5.0 的源代码。回想一下 1998 年,开源模式仍然受到广泛的怀疑。当时,Eric S. Raymond 撰写了 大教堂与集市 的在线版本,这使开源对更多人来说变得切实可行。Raymond 引导 Netscape 完成其开源战略,他指出,他在该公司的联系人感到如此巨大的解脱,甚至感激,因为市场状况变得如此糟糕,他们可以证明做他们无论如何都想做的事情是合理的。
Netscape 产品副总裁 Marc Andreessen 表示,他的公司开源 Netscape 是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拐点,一个触发点,与增长的能量相一致。Linux 很热门。技术专家已经采用了它,并且它在整个开源社区中快速增长。这给了我们信心,即使我们想搞砸它,我们也搞砸不了。”
Raymond 还称 Netscape 的决定是“自由软件期待已久的突破进入商业世界”。当时他几乎不知道他的话具有先见之明。
几个月后,在 1998 年 3 月,mozilla.org 成立,Netscape Communicator 4.0 的源代码发布,社区开始工作。
Mozilla 在后 Netscape 时代走向成熟花了一些时间。尽管 Netscape Communicator 的源代码在 1998 年初发布,但 Mozilla 1.0 套件,或者技术上称为应用程序框架,直到 2002 年 6 月 5 日才完成。尽管在此期间 Mozilla 的外观和感觉与 Netscape 相似,但底层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 年 11 月,Linux Journal 作家 Mike Angelo 评论说,“如果您有任何想法认为 Mozilla 浏览器套件是从 Netscape Communicator 4.x 升级而来的,请放弃这些想法。将 Mozilla 想象成一个从头开始构建的浏览器套件,但由于其皮肤,看起来和感觉很像 Netscape 4.x 浏览器套件”。
尽管进行了彻底改造,Mozilla 仍然保留了 Netscape 的“一体化”套件方向,这后来被独立的 Firefox 所抛弃。Mozilla 由应用程序 Mozilla Navigator、Mozilla Composer、Mozilla E-Mail、Mozilla News 和 ChatZilla 组成。
在此期间,在 1999 年 3 月,Netscape 成为美国在线的一部分。然而,这两个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许多 Mozilla 的开发人员都在 Netscape/AOL 内部,Netscape/AOL 继续在经济上资助 Mozilla。此外,虽然 Netscape/AOL 使用 Mozilla 代码作为其自己的 Netscape 6 的基础,但该公司添加了自己的专有功能,例如 AIM。
在开发方面,这六年过渡期是富有成效的。最重要的是,Mozilla 开发团队从头开始构建了 Gecko 浏览器布局引擎,并确保完全符合 W3C(万维网联盟)标准。此外,动态更改皮肤、安全功能和插件模型得到了显著扩展和改进。
经过四年的漫长开发,Mozilla 1.0,基本上摆脱了其 Netscape Communicator 的过去,终于在 2002 年 6 月 4 日发布。CNET.com 的 Rex Baldazo 热情洋溢地表示,“四年半的等待结束了——Mozilla 1.0 已经正式发布,从我们所看到的,它值得延迟。” 用户立即对 Mozilla 的速度、稳定性和功能印象深刻,例如标签式浏览、弹出窗口阻止和自定义皮肤。
Mozilla 的功能引起了上网公众的注意,并重新点燃了昔日的浏览器大战。几家不同的 Web 分析公司报告称,微软 Internet Explorer 的市场份额从 2002 年的 97% 下降到 2004 年末的 93%。在同一时期,Mozilla 的市场份额从 Netscape 的 2% 上升到其所有开源浏览器产品的 5% 以上。
当 Mozilla 浏览器在世界各地让网络冲浪者欣喜若狂时,mozilla.org 的开发团队,由首席技术官 Brendan Eich 领导,已经在为更好的浏览器奠定基础。2002 年 9 月 23 日,Mozilla 团队发布了 Phoenix 0.1 (Pescadero),这是独立浏览器的第一个官方版本,后来被命名为 Firebird,最终命名为 Firefox。Phoenix 是 Mozilla 浏览器组件的重新设计,但使用 XUL 用户界面语言编写,旨在跨平台。Phoenix 的开发人员表示,“Phoenix 不是您父亲的 Mozilla 浏览器。它是一款精简快速的浏览器,功能并未缩水”,页面加载速度是 Mozilla 1.1 的一半。此外,他们补充说,“Phoenix 不仅旨在匹配 Mozilla 的功能集——减去被认为过于技术性且最好作为附加组件提供的功能——而且还扩展了它。我们还认为,Mozilla 总体而言在臃肿和 UI 方面走错了方向,并且认为我们的版本没有理由带有这些内涵。”
2003 年 4 月 3 日,Mozilla 宣布其意图开发后来的 Firefox(当时代号为 Firebird),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而不是集成套件的一部分。
Mozilla 的 Eich 在其开发路线图中总结了新浏览器的理念,如下所示
[Firefox] 只是更小、更快、更好——尤其更好,不是因为它具有 Mozilla 社区每个细分市场想要的每个冲突功能,而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附加组件”扩展机制……尝试将所有这些功能“硬连接”到集成应用程序套件是不合法的;这在技术上和社交上都不可扩展。
在 mozilla.org 诞生六年七个月零九天后,Firefox 1.0 于 2004 年 11 月 9 日诞生。回顾 Firefox 1.0 的早期,从三年半的角度和舒适的浏览体验来看,很容易忘记发布后的兴奋氛围。Firefox 在最初几个小时内下载量超过 10 万次,在发布后不久,每月下载量接近 1000 万次。在其运行结束时,Firefox 1.0 在 2005 年 10 月达到了 1 亿次下载量。这种成功转化为约 5% 的市场份额。根据 OnStat.com 的数据,到 2004 年 12 月初,Internet Explorer 的市场份额再次下降到 90% 以下。
人们对替代品有着明显的渴望。作为 Spread Firefox 活动的一部分,10,000 名 Firefox 支持者掏出他们辛苦赚来的钱,通过捐款资助 纽约时报 的整版广告来表达对他们浏览器的支持。Spread Firefox 是全球社区志愿精神的核心,旨在通过游击营销活动推广 Firefox。
精美的 纽约时报 广告的左页以阴影 Firefox 徽标为背景,列出了所有 10,000 名贡献者的姓名。广告询问读者,“您厌倦了您的 Web 浏览器吗?您并不孤单。我们想让您知道还有另一种选择。” 右页以粗体字突出显示“Mozilla Firefox 1.0 推介”,随后是满意用户的引言以及 Firefox 的优势,例如速度和无弹出窗口和间谍软件的浏览。“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 1000 万用户已经知道的事情:还有另一种选择。” 不幸的是,由于尺寸限制,泰晤士报 广告无法在此空间打印,但您可以在 Spread Firefox 网站上看到它。
人们也渴望更好的安全性。在 Windows 方面,IE 似乎是不可战胜的。然而,IE 的安全问题将数百万用户和无数组织推到了木板的边缘;Firefox 是促使他们成群结队跳船的推动力。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迁移到 Firefox 的原因是其功能。他们喜欢标签式浏览、更好的标准支持、集成搜索、用户友好的插件管理系统、轻松的安装和卸载程序,当然还有更好的安全性。后者是可能的,因为 Firefox 缺乏像 IE 那样深入操作系统内部的钩子,因此更容易受到缺陷的影响。
2005 年,Firefox 从竞争对手那里获得了 10% 的全球市场份额,这是专有的 Netscape 在落后于 Internet Explorer 后无法实现的壮举。成功列车继续沿着轨道前进,Mozilla 于 2005 年 11 月 29 日发布了 Firefox 1.5。
在 Firefox 1.5 中,Mozilla 开发团队添加了新功能,例如更快的页面加载速度、拖放搜索、集成 RSS 阅读器、标签重新排序、更好的弹出窗口阻止、用于升级的二进制修补、一键清除个人数据和部分 SVG 1.1 支持——更不用说继续积累的所有新扩展,这些扩展实际上使您可以对 Firefox 做任何事情。
尽管 1.5 版本增加了复杂性,但 Firefox 开发团队继续证明自己比竞争对手更有价值,不仅关注严重的缺陷,而且从一开始就避免了这些缺陷。
我们需要另一个惯性隐喻,因为 Firefox 2.0 也具有惯性。当我们即将迎来 3.0 版本时,我们可以看到 Firefox 2.0 又抢占了 8% 的市场份额,根据 Net Applications 的数据,达到了 18%。这转化为全球约 1.7 亿用户。
在功能方面,2.0 版本添加了 Google 的反钓鱼软件、书签的 Live Titles、拼写检查、改进的 UI 以及对 SVG 和 JavaScript 1.7 的改进支持。
当我完成这篇文章时,我渴望地期待着 Firefox 3.0 的发布日期,在撰写本文时,这个日期就在几天之后。这一天也是下载日,这是 Spread Firefox 发起的一项活动,旨在创造 24 小时内下载软件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截至 6 月中旬,这个数字为 110 万并且还在增长。显然,现在开源已经站稳脚跟,可以肯定地说,永远不应低估有纪律的、充满灵感的志愿者团队改变计算世界的效力。
Mozilla 提高了对 Firefox 3.0 的期望,称其运行速度将是其前身的两倍,并且使用更少的内存。此外,浏览器将更加智能,因为您可以简单地开始在位置栏或“awesome bar”中键入内容,以查找您正在寻找的内容,并且 Firefox 会提供它认为与您最相关的选项列表。
3.0 版本还实现了更新的 Gecko 1.9 布局引擎,这使其能够通过 Acid2 测试,这是一项针对网页渲染的标准合规性测试。
Firefox 的轨迹——从专有的 Netscape 到 Mozilla 再到 Phoenix/Firebird,最终到 Firefox——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故事。最初是过时的、专有的 Netscape 浏览器,市场份额不断缩减,来自一家苦苦挣扎的公司,通过开源获得解放,转变为技术和组织强国。Firefox 现在与 Linux 和 Apache 并列为世界顶级开源应用程序之一。尽管花费了十年时间,但 Firefox 勇敢地夺回了近 20% 的全球市场份额,在欧洲为 29%,在芬兰和波兰等国家/地区超过 40%。考虑到 Firefox 的主要竞争对手 IE 和 Safari 具有巨大的预装优势,这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Firefox 随着开源而成熟,正如 Technetra 的 Alolita Sharma 所观察到的,“帮助开源成为主流”,并且“其作为不断发展的开源产品的成功验证了开源开发模式”。向 Eric S. Raymond 等先驱致敬,他们帮助 Netscape 在 1998 年看到了光明并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也向数百名在技术和推广方面为 Firefox 做出贡献的开发人员和活动家致敬。如果没有 Spread Firefox 志愿者的军队,他们永远不会对专有产品如此热情,Firefox 的成功将远没有如此具有病毒式传播性。
还要非常感谢微软的诸多贡献——它在安全性方面的糟糕表现、缺乏创新以及 IE 与 Windows 过度紧密的集成——所有这些都让用户感到厌倦和渴望替代品。这帮助了数百万用户转向 Firefox。
过去十年对我们的朋友 Firefox 来说是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令人钦佩地成熟,而 3.0 版本延续了积极的上升趋势。然而,正如所提到的,竞争对手正在幕后伺机而动,他们渴望体验类似的成功并抢占 Firefox 目前从 Google 收到的数百万美元的一部分。已经有迹象表明 Safari 正在蚕食 Firefox 在北美的部分市场份额。无论如何,如果我们这个羽翼未丰的英雄能够乘着当前的技术创新和大众支持浪潮,我们应该会看到 Firefox 驻留在越来越多的满意计算机用户的桌面上。
资源
Apple Computer 的 Safari 浏览器: www.apple.com/safari
Mozilla 基金会: www.mozilla.org
Spread Firefox: www.spreadfirefox.com
Spread Firefox 活动在 纽约时报 上的广告: www.mozilla.org/press/nytimes-firefox-fina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