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开始收购红帽始于 20 年前

作者:Glyn Moody

蓝色巨人如何成为一家开源公司。

关于 IBM 收购红帽 的新闻,对于自由软件世界来说,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这进一步证明了,仿佛还需要证明一样,开源已经获胜,即使是强大的蓝色巨人也必须表示敬意。诚然,这家公司已不再是 20 世纪的庞然大物,当时有句话说“没有人会因为购买 IBM 而被解雇”。但它仍然是严肃的、主流的——是的,有点沉闷的——计算的标杆。因此,它以高达 34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红帽,证明了销售免费的东西现在被认为是一种完全正常的商业模式,甚至得到了最保守的公司的认可。

关于 IBM 为什么收购红帽,以及这对开源、红帽、Ubuntu、云计算、IBM、微软和亚马逊等意味着什么,已经并将会有许多有趣的分析文章。但人们可能忽略了这笔交易的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在某种重要意义上,IBM 实际上在 20 年前就开始收购红帽了。毕竟,340 亿美元的收购案不会凭空出现。要达到 IBM 管理层同意这是正确之举的地步,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考虑到 IBM 不仅是传统专有计算的化身,而且还是它的发明者,这是一个特别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即使是最长的旅程也始于一步,对于 IBM 来说,这一步是在 1998 年 6 月 22 日迈出的。在那一天,IBM 宣布将在 IBM WebSphere 应用服务器(其 WebSphere 产品系列的关键组件)中搭载 Apache Web 服务器。此外,对于该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举动,它将为该自由软件提供“商业级、企业级支持”。

当我在 2000 年撰写我的书《Rebel Code: inside Linux and the open source revolution》时,我有幸采访了促成此事发生的关键 IBM 员工。两年前的事件在他们脑海中仍然记忆犹新,他们向我解释了他们为什么决定推动 IBM 采取大胆的战略,即采用自由软件,这最终导致该公司在 20 年后收购了红帽。

其中一人是 James Barry,他被请来审视 IBM 在 Web 服务器领域的阵容。他发现那里一团糟;当时 IBM 大约有 50 种产品。在评估 IBM 的战略期间,他意识到 Web 服务器对所有其他产品的核心性质。当时,IBM 的产品是 Internet Connection Server,后来更名为 Domino Go。问题是 IBM 的 Web 服务器仅占 0.2% 的市场份额;90% 的 Web 服务器来自 Netscape(第一家互联网公司,以其浏览器而闻名)、微软和 Apache。微不足道的市场份额意味着很难且成本高昂地找到接受过 IBM 解决方案培训的员工。反过来,这意味着很难销售 IBM 的 WebSphere 产品线。

因此,Barry 意识到 IBM 需要采用主流 Web 服务器之一。IBM 曾谈到收购 Netscape。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开源的历史将会非常不同。作为 IBM 的一部分,Netscape 可能不会将其浏览器代码作为成为 Mozilla 的自由软件发布。没有 Mozilla 就意味着没有 Firefox,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连锁反应。但由于各种原因,收购 Netscape 的想法没有成功。由于收购微软过于昂贵,因此只剩下一种可能性:Apache。

对于 Barry 来说,得出这个认识很容易。困难的部分是说服 IBM 的其他人这是正确的做法。他曾两次尝试,但都未成功地使其提案获得通过。Barry 在第三次成功了,部分原因是他在 IBM 与另一位独立得出 Apache 是公司前进方向结论的人合作。

Shan Yen-Ping 在 1998 年从事 IBM 的电子商务战略,并且像 Barry 一样,意识到 Web 服务器是这个领域的关键。放弃 IBM 自己的软件而选择开源,对于那些在自己的代码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的公司工程师来说,很可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Shan 让他的高级开发人员详细分析 Apache 的想法被证明是赢得他们支持的关键。Shan 说,当他们开始深入研究代码时,他们对架构的优雅感到惊讶。作为工程师,他们不得不承认开源项目正在生产高质量的软件。为了巩固这种观点,Shan 邀请 Apache 项目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Brian Behlendorf 来与 IBM 的顶级 Web 服务器架构师交谈。他们也对他和他的团队的工作印象深刻。随着 Apache 的质量得到确立,赢得 IBM 开发人员对这一举措的支持变得更容易。

在 IBM 宣布将采用 Apache 作为其 Web 服务器后不久,该公司又朝着更广泛地拥抱开源迈出了又一小步但关键的一步。这涉及到 Jikes Java 编译器,它是由 IBM 的两位研究人员 Philippe Charles 和 Dave Shields 编写的。在 1998 年 7 月发布了 GNU/Linux 的程序二进制版本后,Shields 开始收到源代码的请求。对于 IBM 来说,提供对底层代码的访问是前所未有的,但 Shields 说他会尝试说服他的老板,这对公司来说将是一个好举措。

一位 Jikes 用户建议他应该与 Brian Behlendorf 交谈,Brian Behlendorf 将他介绍给了 James Barry。IBM 最近采用 Apache 为 Shields 自己发布公司代码作为开源铺平了道路。Shields 在 1998 年 8 月写了他的提案,并在 9 月获得通过。最困难的部分不是说服管理层,而是起草开源许可证。Shields 说,这涉及到“研究律师、软件部门处理 Java 的律师、商标律师、专利律师、合同律师”。所有参与者都意识到他们正在编写 IBM 的第一个开源许可证,因此正确地完成它至关重要。事实上,最初的 1998 年 12 月 Jikes 许可证后来在 1999 年 6 月被推广为 IBM 公共许可证。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因为它使发布更多 IBM 代码作为开源变得容易得多,为该公司继续进军自由软件世界铺平了道路。

Barry 将 IBM 描述为“像一头大象:非常非常难以移动一英寸,但如果你将大象指向正确的方向并使其移动,也很难阻止它。” 最终推动 IBM 不可阻挡地走向拥抱开源的推动力发生在 2000 年 1 月 10 日,当时该公司宣布将使其所有服务器平台“对 Linux 友好”,包括 S/390 大型机、AS/400 小型机和 RS/6000 工作站。IBM 正在其整个硬件系列中支持 GNU/Linux——这对由分布式程序员社区编写的免费软件投下了巨大的信任票。

当时被任命为公司 Linux 沙皇的人 Irving Wladawsky-Berger 说,这项历史性决定有三个主要方面。一方面仅仅是 GNU/Linux 是一个在 UNIX 领域占有重要市场份额的平台。另一方面是超级计算社区早期使用 GNU/Linux——这最终导致如今世界排名前 500 的超级计算机 都运行某种形式的 Linux。

IBM 内部的第三个思考方向或许是最有趣的。Wladawsky-Berger 指出,TCP/IP 作为事实上的网络标准的兴起如何使互连变得容易,并推动了互联网的兴起及其惊人的扩张。IBM 内部的人们意识到 GNU/Linux 可以为应用程序开发做同样的事情。正如他在 2000 年告诉我的那样:

将应用程序开发与底层部署平台分离的整个概念一直是该行业的圣杯,因为它将突然使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摆脱对所有这些底层架构的担忧。我认为有了 Linux,我们现在有了最好的机会来实现这一点。它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并且它是开源的,这一事实是使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巨大一部分。如果答案是,好吧,IBM 发明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让我们让全世界都采用它,你可以想象这会对我们的竞争对手产生多大的影响。

IBM 远非发明“新的操作系统”,而是通过收购红帽,现在完全拥抱了唯一重要的操作系统——GNU/Linux。通过这样做,它证实了 Wladawsky-Berger 富有远见的分析,并完成了该公司多年前开始的那段迷人的旅程。

Glyn Moody 自 1994 年以来一直撰写关于互联网的文章,自 1995 年以来一直撰写关于自由软件的文章。1997 年,他撰写了第一篇关于 GNU/Linux 和自由软件的主流专题文章,该文章发表在 Wired 上。2001 年,他的著作《Rebel Code: Linux And The Open Source Revolution》出版。从那时起,他广泛撰写关于自由软件和数字权利的文章。他有一个 博客,并且活跃于社交媒体:在 Twitter 上是 @glynmoody。

加载 Disqus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