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思想,迎接我们周围的球体
《平面国》,埃德温·A·阿勃特于 1880 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只有两个维度的世界,那里居住着线条和多边形。当一个球体出现时,麻烦就开始了。
今天我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无论 Linux 和互联网被证明多么有用,大多数人仍然难以理解它们。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天生就将世界的组织——尤其是商业和政府组织——视为二维的层级结构。但 Linux 和互联网不是层级结构。它们是异质层级。或者至少应该是这样。
互联网最初被设计为一个自主且自我赋权的端点系统,这些端点彼此之间的功能距离均为零。这就是 保罗·巴兰 在 1960 年代早期首次描述的“分布式”(相对于集中式)网络模型。这个模型 塑造了 ARPANET,后者演变成了互联网。巴兰将他的分布式网络描绘成一个由点和点之间连线组成的场。那是他使用二维所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但他实际上需要三维。
如何才能最好地绘制一个任何节点都可以与任何其他节点连接的网络?克雷格·伯顿提出了最好的答案,我在十二年前在这里的一篇专栏文章 《连接基础设施》 中写道:“一个空心球体,其中每个点都可以看到另一个点,中间是一个空旷的空间——一个虚拟距离为零的真空”。他还补充说,在中间放置一个控制智能会降低其零值的价值。
如果你的头脑停留在我们称之为 层级结构 的扁平三角形中,就很难或不可能看到那个球体。即使是复杂的层级结构,例如巨型公司、政府和军事组织,也总是被描绘成二维的,并且大致呈三角形的 组织结构图,像白板一样扁平。
层级结构这个词比英语还要古老。它源于希腊语 hierarchēs (“神圣仪式的领导者”),演变成拉丁语 (hierarchia),然后通过法语进入中古英语 jerarchie,最终在 14 世纪形成了现在的英语拼写。当前(2014 年 2 月 7 日)编辑的 维基百科的层级结构 文章在字典定义中添加了这段技术术语
抽象地说,层级结构可以 在数学上 建模为 有根树:树的根形成顶层,给定顶点的子节点位于同一层,低于它们的共同父节点。但是,有根树不允许项目“彼此处于同一级别”,因为树禁止循环。为了适应这一点,可以使用 图 或 预序 关系在项目集上对层级结构进行建模。或者,可以将类似类型的项目分组在一起,并且可以使用 偏序 关系在类似项目集上对层级结构进行建模。
有 root 权限吗?如果有,那么你就位于像段落中描述的那样的层级结构的顶端,并拥有沿着目录路径向下传递的权力。但你的权力仅限于你自己的系统——那个巨大球体表面的一个节点。
Linux 内核本身是由一个层级结构产生的,Kernel.org 将其描述为 “Linus Torvalds 在来自互联网上的一个松散结合的黑客团队的协助下”。顶端是 Linus,上面有几十个 维护者。下面是任意数量的补丁提交者。然而,内核空间中层级结构的目的在于支持用户空间中层级结构的缺失。与来自 Apple、Microsoft 和 Google(后者基于 Linux 构建 Android)的操作系统不同,Linux 不服务于任何企业议程,这意味着它不属于任何层级结构。Linux 诞生的互联网以及 Linux 在其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互联网也是如此。
即使互联网支持无限种层级结构,但它本身并不是层级结构。相反,像 Linux 一样,它属于一个鲜为人知的组织存在类别:异质层级。异质层级源自希腊语 heteros(其他,不同的)和 arche(主权),相对而言例子不多,没有一个例子能在层级结构的术语中完全说得通。
Adriana Lukas 解释说,“异质层级本身就是层级结构的替代方案,而不是层级结构的另一个进化阶段。一个源于稀缺,另一个源于富足。” 商业和政府都是以层级结构形式构建的,以管理稀缺性。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世界和互联网协议的丰富程度超出了充分的估计,并且对于基于稀缺性的思维方式来说,就像球体对于多边形一样陌生。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球体,以下是 Adriana 的 “异质层级的五条定律”,以及每条定律的简要解释
- 节点级别的功能崩溃。 “为了让异质层级存在和持续,每个节点都必须能够执行某些基本功能,这意味着节点之间没有硬连线的角色和功能区分或划分。”
- 绕过的自由和能力,即选择不同的路径,从而避免障碍、控制和通过后门强加层级结构。 “约翰·吉尔摩 的著名声明,‘互联网将 审查 解释为破坏并绕过它’ 就是一个例子。”
- 去中心化和可分配的资源。 “这就像是必须去邮局打电话和在家或用手机打电话之间的区别。这条定律很重要,因为不得不使用中心化资源,除了限制节点的自主性之外,还为控制该资源和强加层级结构提供了机会。”
- 资源的丰富性,或者至少是能够创建和维护网络的最重要资源的丰富性。 “不要尝试围绕稀缺资源构建异质层级,因为一旦该资源被控制,异质层级就会瓦解。一个丰富的资源的例子是在线信息。数字格式使信息可复制,因此是丰富的。”
- 通信的边际成本需要为零或接近于零。 “这很重要,因为在对等网络中,需要进行更多的信息交换来协商交易。”
她还说,“不对称平衡似乎是对等/异质层级网络的普遍特征”,并提供了两个例子来解释她的意思
TCP/IP 将任何服务器变成消息的发起者、中继方或接收者。节点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称的,但任何时间的每个服务器都可以执行任何角色。因此得名不对称平衡。
BitTorrent 是另一个例子——一旦用户开始下载文件,他或她也会自动上传文件,这就是内置的平衡。但下载和上传不是互惠的:一组不同的节点为我提供文件下载,而另一组不同的节点从我这里下载,所以它是不对称的。
Adriana 认为 World of Ends 影响了她关于异质层级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仍处于形成阶段。World of Ends 反过来又受到 The Cluetrain Manifesto 的论点 #7 的影响:“超链接颠覆层级结构”,这是由 David Weinberger 提出的。Adriana 说,超链接是异质层级的,体现了她的所有五条定律。作为对 David 论点的一种推论,Adriana 补充说,“网络瓦解层级结构。”
我怀疑层级结构和异质层级的定律都适用于整个自然界,并且经常相互瓦解。我们今天在高等教育中看到了这种情况的真实发生。在层级结构方面,大学重视世界上丰富的知识,但却在充斥着命令、控制和成本的层级结构系统中组织知识共享。在异质层级方面,大学的层级齿轮正在被 剥离,因为几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连接到已发布的知识(和其他人),跨越广阔的互联网异质层级来学习几乎任何东西。(这里的挑战和机遇在 David Weinberger 的最新著作 Too Big to Know: Rethinking Knowledge Now That the Facts Aren't the Facts, Experts Are Everywhere, and the Smartest Person in the Room Is the Room 的标题中得到了表达。)房间就是一个异质层级。
我还相信自由在异质层级中蓬勃发展。考虑一下 自由软件定义 中列出的自由,以及它们与 Adriana 的五条定律的契合程度
- 为任何目的运行程序的自由(自由 0)。
- 研究程序如何工作并更改它以使其按照您的意愿进行计算的自由(自由 1)。访问源代码是此项的前提条件。
- 重新分发副本以便您可以帮助您的邻居的自由(自由 2)。
- 分发您修改版本的副本给他人的自由(自由 3)。通过这样做,您可以让整个社区有机会从您的更改中受益。访问源代码是此项的前提条件。
这些都体现在通用公共许可证 (GPL) 中,Linux 在最初就采用了它 (使用版本 2)。那是 24 年前。今天,商业仍然难以理解自由软件和 GPL,因为两者都没有暗示管理稀缺性的方法。从层级结构的角度来看,Linux 已经促成了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这一事实是无关紧要的。当正外部性外在于构建一个人观点的模型时,它们仍然是看不见的。
互联网也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是通过 ISP 访问互联网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互联网变得稀缺。因此,通过控制网络中的路径(并违反 Adriana 的第四定律),ISP 瓦解了互联网作为异质层级的一些优点,并随之瓦解了互联网创造数万亿美元经济活动的能力,而不仅仅是 ISP 单独的数十亿美元。
回想一下,互联网并非诞生为“电信服务”或“信息服务”(美国对电话和有线电视的法律分类),甚至根本不是“服务”,这很有帮助。它是一种由协议实现的连接状态,这些协议不是为了计费目的而创建的。相反,它们的创建——无论它们的作者是否知道——都符合异质层级的定律。这些定律为 鲍勃·弗兰克斯顿所说的 “DIY 连接” 创造了空间。
有趣的是,已经找到了一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 Linux 变得稀缺,通过云服务提供商,例如亚马逊和 Rackspace。这些服务的一个吸引力在于,正如 Jamie Zawinski 曾经说过 的那样,“只有当你的时间没有价值时,Linux 才是免费的”。时间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稀缺的,即使我们在异质层级中运作也是如此。然而,在云中运行 Linux 变得越来越便宜。现在可以合理地假设,在某个时候,云计算和存储的边际成本将变得非常接近于零,以至于异质层级的第五定律将适用,以及其他四条定律。
也许互联网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发生这种情况。一旦廉价访问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的经济效益变得完全显而易见,商业将冲向层级结构和异质层级之间的相同平衡。
但如果我们把我们集体的头脑从平面国的三角形中解放出来,并围绕着漂浮在我们中间的巨大成就和机遇球体,我们将更快地达到那个阶段。理解异质层级应该对此有所帮助。